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83;
摘要:目的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降低我院PIVAS新生儿全肠外营养调配差错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新生儿营养支持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同时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量,改善医患关系。方法 运用混合方法研究理念与PDCA循环相结合的方式作为管理工具,规范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调配流程,以访谈形式总结分析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调配过程中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基于医嘱审核和混合调配这两个主要的操作环节入手,对各项工作流程开展改进工作。结果 通过该项目,找出新生儿全肠外营养集中调配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并优化流程,各环节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调配规范率大幅提升。结论 采用混合方法研究有效减少药物调配过程中差错发生率,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和临床满意度,保障新生儿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新生儿肠外营养;混合方法研究;药学服务;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JOOSTENK,EMBLETON N,YAN W,et al.ESPGHAN/ESPEN/ESPR/CSPEN guidelines on pediatric parenteral nutrition:energy[J].Clin Nutr,2018,37(6 Pt B):2309-2314
[2]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等.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10):782-787.
[3] KOLETZKO B,GOULET O,HUNT J,et al.Guidelines on paediatric parenteral nutri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a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ESPGHAN)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ESPEN),supported by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aediatric Research (ESPR)[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5,41(Suppl 2):S1-S87.
[4]褚红玲,石岩岩,赵一鸣.混合研究方法简介[J].中华儿科杂志,2018,56(07):494.
[5]张圣洁,赵耀.2017年1—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审核干预医嘱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4):975-980.
[6]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在2008年公布高危药品时,将TPN列入其中,自那以后,PN的用药安全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
[7]徐文芳,贾萍,王华飞,等.我院新生儿PN处方合理性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6,22(9):40-42.
[8]倪倍倍,吕彩霞,秦苗,等.1843张新生儿全PN液处方分析[J].医药导报,2018,37(9):1068-1071.
[9]王灿,符瑞玲,陈志敏.儿童医院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用药安全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