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红花岗区深溪镇高新产业开发区,563005;
摘要:异种金属在焊接过程中受热循环与冶金反应的共同驱动,界面经历溶解、扩散与再析出,形成成分梯度与反应层,随后的冷却诱发应力重排与组织转变,进而决定接头的强度与韧性。为避免经验试错占据主导,需要以机理为核心建立可验证的描述,把元素迁移、相变动力学与塑性响应纳入统一框架。本文围绕界面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关联展开,提出多场耦合的建模思路与可执行的控制策略,并以工艺窗口与结构冗余的协同方式降低失效风险。
关键词:异种金属焊接;界面组织;扩散反应;力学性能;工艺窗口
参考文献
[1]张勇斌.铝/钢异种金属焊接研究现状综述[J].有色金属加工,2025,54(04):1-8.
[2]谭琦,古仲炎,张松文,等.高温时效TP347H/12Cr1MoV异种金属焊接接头Ⅰ型边界、Ⅱ型边界研究[J].发电设备,2025,39(04):219-223+228.DOI:10.19806/j.cnki.fdsb.2025.04.002.
[3]黎海兵,路全彬,黄俊兰,等.异种金属焊接结构件多轴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平台设计[J].精密成形工程,2025,17(03):31-40.
[4]赵启宏,张贵锋,畅海丞,等.镁合金/钢异种金属焊接研究进展[J].焊管,2025,48(06):1-10.DOI:10.19291/j.cnki.1001-3938.2025.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