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艾滋病肆行对乌干达社会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 ISSN:3029-2816(Online)3029-2808(Print)
  • DOI:10.69979/3029-2808.25.05.047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艾滋病肆行对乌干达社会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王晶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本研究阐述了艾滋病将对乌干达社会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并对乌干达的未来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乌干达艾滋病感染状况的细致分析,本文阐述了艾滋病对该国经济、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所带来的重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艾滋病疫情导致了劳动力的减少、医疗支出的显著增加,同时加剧了贫困问题和孤儿数量的增多,这些问题乌干达的社会动乱和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基于此研究在文章结尾处建议,财政部和规划部等卫生部以外的关键部门指定发展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艾滋病这一因素,以防进一步感染艾滋病毒,减轻社会和经济后果。这些建议不但包含了怎样对现有政策加以优化,还囊括了怎样增强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加大医疗资源的配置投入以及怎样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以期打造一个更为全面有效的艾滋病防治体系。

关键词:乌干达;艾滋病;社会影响;防治措施;公共卫生

参考文献

[1]张永宏,胡立耘.非洲防控艾滋病的本土模式[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04):28-30.

[2]蔡高强.论乌干达防治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的社会法律制度[J].河北法学,2008,(05):178-181.DOI:10.16494/j.cnki.1002-3933.2008.05.006.

[3]张序江.艾滋病曾肆虐的地方[J].世界知识,2008,(04):61-63.

[4]方惠祥.论艾滋病防治的特殊心理和行为因素[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110-112.

[5]阿妮塔·哈东,王爱松.抵抗撒哈拉以南非洲的HIV/艾滋病流行:政策与实践[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04):13-21+3.

[6]陈清峰,张尔庆.肯尼亚和乌干达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启迪[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04):388-389.

[7]林奇.乌干达:安全套和对抗艾滋病的战役[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6,(02):53.

[8]胡宝佳.赞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的艾滋病人迎来曙光[J].上海医药,2005,(11):39.

[9]安春英.乌干达:艾滋病与减贫[J].亚非纵横,2005,(04):66-70.

[10]马爱民.乌干达学校的艾滋病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11):25-27.

[11]马爱民,朱英福.乌干达中小学如何开展艾滋病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0):40-43.

[12]朱琪.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01):16-18.

[13]杜丽芳.我国艾滋病防治的几种途径[J].职业与健康,2002,(09):112-113.

[14]徐冰,史久华.新型艾滋病疫苗将在乌干达进行试验[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0,(05):238.

[15]舒运国,闻爱宝.艾滋病与乌干达妇女解放[J].当代世界,2000,(08):38-39.